历史,是开封的掌上明珠;文明,是开封的幸福底色。

从文明之风拂面的好人公园,到志愿服务惠民的基层社区;从由内而外蝶变的老旧小区,到绣出精致“里子”的背街小巷;从火爆出圈的文旅市场,到美丽幸福的文明乡镇,“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开封,正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开封,不断开创文明新境界、提升文明新高度,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建设信仰之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视察开封,亲自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开封和兰考发展寄予殷殷嘱托。开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融入创新理论武装、融入为民办实事实践、融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融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全省率先印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五种学习方式”任务清单》,建成河南省首家市级“党员政治生活馆”,全面推行基层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

全国道德模范郭建华在宣讲焦裕禄精神

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开封市印发《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实施方案》,拍摄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组织内蒙古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与开封市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交流演出,开展分众化理论宣讲活动1100余场,深入开展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活动,努力把焦裕禄干部学院打造成为全国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基地……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开封市牢牢把握文明城市创建的正确政治方向,学出忠诚信仰,干出责任担当,创出奋进动力,争当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之城。

——建设道德之城。开封市高度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全面打造“汴地有爱”“汴地好人”特色品牌。2021年6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选树发布开封好人工作,市委宣传部出台好人帮扶礼遇八项措施,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期一特色”原则,累计选树发布开封好人774人,学好人、行善举成为开封人的价值追求,形成了影响广泛、好评如潮的“开封好人现象”。

全力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封市先后投入833万元奖补资金,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14个、实践站2424个,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3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近3000个,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1万余次,受众62万人,融媒体推送关注点赞10万+活动100多个,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获奖,叫响开封品牌。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健康知识讲座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封市在全省打造“思政‘金课’的开封实践”,把“有用、有心、有趣”的思政内容带进课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2个,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2个;新建、改扩建足球场地100块,全国首个新型足球学校落户开封;协调全市35个文明校园、1000余名文艺志愿者对口80个少年宫开展音乐、美术、体育等支教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开封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建设幸福之城。开封市始终把民生导向和群众满意度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以百姓心为心”,把创建工作当成群众工作来抓,“十三五”时期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334.5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91.4%。

竭力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开封市从群众生活关联度最高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架空飞线等城市建设管理短板弱项抓起,全心全意把民生实事办好,近年来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5个,改造楼房4002栋、建筑面积1076.21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3.13万户。同时,开封市还完成138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43条主次干道、211条背街小巷、320个居民小区飞线入地和规范捆扎工作。

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修缮和城市有机更新。87.7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慢行系统全部建成;北宋东京城遗址、州桥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14.4公里古城墙实现“五贯通”。此外,开封市还整治104条街道的立面、提升主次干道25条、新建公园绿地21块,城区绿地率达到39.5%,提高1.7个百分点。2020年,开封最大的单体民生工程——“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全线通清水;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力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开封市每年实施10件民生实事。聚焦解决群众就医购药难题,推行市县医保定点机构全面互认,群众就医购药实时结算不受限、参保人员“同城同待遇”;围绕市民停车难题,拟建设24处停车场,提供机动车停车位30723个,配置充电桩车位4609个;围绕解决群众如厕难题,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城市旱厕,改造农村厕所10万多座,以小公厕推动大文明。

——建设魅力之城。开封市始终坚持以文化人、文明育城,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方面,开封市拥有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和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两个“国字号”文化节会品牌,前者成为弘扬民俗文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有力推动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后者荣获“中国十大节庆品牌”称号,其间组织的“两宋论坛”等一系列文化传播交流活动,让开封与杭州友好牵手、共话文化发展。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活动期间 游客来汴游玩

量身定制更多受欢迎的文化大餐。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开封市投资建设了包括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馆、美术馆、文化客厅等众多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文化场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质的提升,各种小微博物馆、城市书房遍布城市大街小巷,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文化熏陶。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近年来,开封市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盘活用好文物古迹、非遗项目、民间文艺、民俗活动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共享之城。开封市不断将文明城市创建触角向农村延伸,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2021年建立99个涉农乡镇、街道乡村规划建设委员会,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方案,明确全市2323个村庄类型;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07公里;投入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889万元,受益人口68万人;实施数字化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建设农村宽带端口155万个,实现农村4G基站全覆盖;建成乡镇电商服务中心9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646个,快递服务覆盖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三年获中央资金支持,“1+6”示范带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新建改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96个,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举办“舞台艺术送基层、文化扶贫到农家”活动、演出305场次,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20340场……开封市全方位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充分享受创建成果。

群众需求不满足,创建工作不停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徐徐铺展出一幅新时代奋进新画卷。(开封文明网综合)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直播cctv5_世界杯阿根 - sunj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