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我根据外婆口述整理的一首宁波民谣,认为我有一个词记得不对。
那是一段宁波的“十二月调”,抄录如下:
正月过年嗑瓜子,
二月逢春放鹞子,
三月清明坐轿子,
四月种田插秧子,
五月端五吃粽子,
六月走路捏扇子,
七月七秋凉,
八月桂花香,
九月九重阳,
十月芋艿熬鸡釀,
十一月家家户户做衣裳,
十二月家家户户放炮仗。
先父说,错就错在十月份那句。“鸡釀”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
我当然只有点头承认的份。
其实是“鸡娘”,亦即母鸡。重庆有鸡公之说,湖南有鸡婆之说,阿拉宁波人就叫“鸡娘”。
随后,先父以一句“阿拉宁波人把个‘娘’字用得很活的呢”,把话题拉开去。
首先说到了“脚娘肚”,即小腿肚。这个“娘”是怀孕了的娘。别说,小腿肚确实狠像微缩版的初孕妇的肚子,光洁紧绷。
然后,先父开始问我,侬晓得坐月子的娘叫什么娘,服侍月子的娘叫什么娘?
这个倒还难不倒我。
坐月子的叫“舍姆娘”。服侍月子的叫“出窠娘”。
而且,我还知道,宁波人不讲服侍,而叫“当值”。宁波话“当值”一词也极精彩。做月嫂,是要像24 小时值班一样的呢。
宁波女人做“舍姆娘”,不但要用“出窠娘”,之前还要用接生婆,那这接生婆是什么娘呢?她就叫“老娘”。就是这个“甮多老娘钿”里的“老娘”。接生婆一般都是中老年居多。
终于到了大关键处。咳咳。
老早医疗水平低,民间接生的新生儿和婴儿的存活率都较低,俗称“养不大”。生下来不久就不行了的,比比皆是;几个月就夭折的,也不算是小概率事件;早知道孩子养不大,叫什么接生婆呀,别生下来算了,也好省下几个请“老娘”的工钱。
旧习俗重男轻女,女孩一生下来就不想养,糊涂爹娘要么送人,要么遗弃,甚至还有溺婴,俗称“驮来马桶里揿揿煞”。这样也可以“甮多老娘钿”的。
后来,“甮多老娘钿”的意思有了新的引申。孩子不听话,母亲生气至极,就会骂:“唉,早晓得,甮多老娘钿”啦!意为,辛辛苦苦,还花大钱请接生婆“老娘”,把你养大了有啥用场!
这话不可谓不狠。相当于现在的“狗带”(go die)。
不过,恨之切,也许是因为爱之深吧。
好了,我也该闪人了。
再啰嗦,大家都会说,“莫讲嘞,甮多老娘钿”嘞。
想买这些书的签名版者,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先加览香群主的微信,即可登记。进不进聊天群,由群主决定。已入群的幸勿重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