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货
排卵与受精
从外表观测小龙虾母虾卵巢发育情况:卵巢发育处于初期的小龙虾体色大多数为青色,这些青色虾为不到1年的虾。其体长主要集中在5.0-7.0cm之间;而卵巢发育较好的虾,其体色绝大多数为黑红色,这些虾中有1年的虾和2年的虾,体长主要集中在8.1-9.0cm之间。其中成熟卵巢的黑红色虾中,体长最长和最短的虾的体长分别为10.1cm和6.1cm;而针对卵巢成熟的青色虾,其最短体长为6.4cm。
常年能交配,能观察到精子,但母虾卵巢发育情况不同。
排卵:等到卵巢发育成熟之后,进行排卵,排卵时排出胶质物将卵包裹,卵经过纳精囊时,胶质物能促使精荚释放精子,使卵受精成为受精卵。受精卵一般为绛紫色,受精卵最后到达雌虾腹部,胶质物黏附在雌虾附肢上,使雌虾成为抱卵虾。雌虾怀卵量根据虾的大小,数目不 等,可从几十粒到几百粒,一般在300粒左右较多。
母虾将卵排出,经过纳精囊将精子受精。
我们所见到的“抱卵虾”,已经是受精卵了。
抱卵与掘洞
母虾排卵、受精、孵化都在洞穴中进行,天然水域中很少见到抱卵虾,母虾交配之后会陆续进入洞穴。小龙虾的掘洞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8、9、10 三个月的掘洞强度最高, 洞穴分布密度也相应最高, 平均每平方米有 4.6 个洞穴; 4-7 月份次之, 平均每平方米洞穴有 2.8 个, 11 月至翌年 3 月最低, 平均每平方米不到 1 个洞穴, 在冬季和早春(12月到翌年 3 月)几乎没有掘洞行为。
8-11 月 85%的洞穴中有 2 尾虾,绝大部分是一雌一雄, 两尾雄虾,同处在一个洞穴中的情况比较少见; 而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发现在一个洞穴中有 3 尾以上的比例最 高, 有的洞穴甚至有 5 尾虾; 4-6 月份洞穴中没有发现抱卵(仔)虾,7-9 月发现抱卵虾的洞穴数量不超过 20%, 而到 10 月以后至翌年 3 月份,65%以上的洞穴中有抱卵(仔)虾, 有时可高达 80%, 而且在一个洞穴中只有一尾抱卵虾。
小龙虾的掘洞活动一般在黄昏至翌日清晨之间进行, 持续时间可达 6 小时以上, 成虾的洞穴深度一般在50~80 cm, 有的深度超过 1 m, 幼虾掘洞深度一般在 10~25 cm。大部分洞穴只有一条隧道, 离水面上下 10 cm 左右, 少部分洞穴较为复杂, 有两条通道, 离水边 20 cm 附近,1m 以上的较长洞穴均为横向走向, 垂直纵向的洞穴一般都比较浅, 仅为 20~50 cm。
掘洞的位置通常选择在水面下 20 cm 内, 但其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是很严格, 在水上潮湿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可以有洞穴。小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其在砂土、淤泥的生活环境中, 一夜掘洞深度超过 30 cm。底质条件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 在壤土、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 掘洞较多, 而硬质土掘洞较少。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小龙虾洞穴明显减少。在静水和缓流水体中洞穴明显多于流水和急流水体。
抱卵虾孵化受精卵在洞穴中即可完成,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并保持受精卵处于湿润状态,同时不断摆动腹肢带动水流,保证孵化所需的溶氧,并且会用步足深入卵块中清除杂质和死卵。在整个繁殖期间,进入洞穴进行繁殖的雌虾一般不会摄食。
孵化出虾的速度与水温、溶氧等条件关联极大。一般温度越高,孵化速度越快。水温 25℃左右时一般需要 15 天左右。在35℃水温时10天内即可孵化;低温时甚至需几个月。在9月份幼体孵出需20天左右,而在11月 份抱卵虾所抱的卵要到第二年3月份后才孵出。孵化时间随水温变化差异大以及低水温需要较长的孵化时间,是长年经常见到不同规格的小龙虾以及第二年3-5月份仍然能见到抱卵虾的主要原因。
管理要点
1. 在7-8月份要收集养殖水体(池塘或稻田等)小龙虾发育情况,观察小龙虾的抱对情况,可抽样一些洞穴观察小龙虾的抱卵情况,同时注意留足亲虾。
2. 在9月份后要经常关注池塘水体中是否出现幼虾,判断幼虾的多少,可用小网眼的抄网打样。特别是在冬季时,要保持池塘一定的水位,尤其是稻田收割开始前常慢慢降低水位以方便收割,促使小龙虾进入洞穴,收割后及时灌注水。
3. 从9月份后开始,要使池塘水保持有一定的透明度,可施用复合益生菌肥水产品进行肥水,根据水色及时补充施肥。在 11 月份后,保持一定的水色有利于冬季和初春保持水温和一定的浮游生物;低温肥水困难时可先施用补钙产品,再施用低温肥水产品。此外,除了8月份在池塘周边栽种布置一些水花生以利于孵出的小龙虾幼体栖息附着外,在10月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伊乐藻,以利于来年水草的生长(伊乐藻在水温5℃以上即可萌发)。
(文章来源:水产理论(shuichanlilun) 作者:马晓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