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又叫罗汉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僧侣常用它来制作手杖

第二天他们回到此地时,发现这几根筇竹杖已长成青翠的竹林。兄弟二人惊讶之余,忽悟此乃神佛显灵,暗示这里是佛界宝地,于是命人在此建起一座寺庙,取名筇竹寺。

筇竹分布于云南高原东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中山地带,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

云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环山皆列禅刹,旧有十余座佛寺”。2018年1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玉案山中距昆明城区十二公里的这座滇中名刹“筇竹寺”。

筇竹寺有碑文可循的建寺时间最早可追溯至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为禅宗高僧雄辩法师所建。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筇竹寺毁于火灾。永乐二十年(1422年),沐晟、沐昂主持重修筇竹寺,至明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历时六年,形成比元代规模更大的寺庙建筑群。清康熙、光绪时亦加修建,现存部分建筑为清代建筑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坐西朝东,主体建筑群四进三院,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沿中轴线依山势而建,寺内文物荟萃,集彩塑、碑刻、楹联、壁画为一体,其中塑于清光绪年间的五百罗汉塑像更是驰名中外。

2017年7月以来,由于连续降雨导致筇竹寺后山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寺庙曾一度封闭进行地质灾害及周边隐患综合治理,现寺庙已恢复对外开放,治理工程仍在继续。

筇竹寺山门位于高台之上,若要到达寺院山门,须经一坡道缓缓而上,绕过院墙,方可到达山门,山门及坡道形成了寺院的前导部分,将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到建筑的布局当中。

山门内侧

山门右侧的二层钟楼正在维修。

进入山门,左手边有一“沉香小院”。

沿中轴线正中为一组石阶,石阶两侧一对覆满青苔的石狮和两棵三百余年树龄的古杉彰显古刹悠远的历史。

拾级而上便来到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三间,硬山顶,门楣上悬挂“十方丛林”匾额。

天王殿前置一口大缸,殿内中央塑弥勒佛像,背面为韦驮菩萨,两旁塑四大天王。

殿内保存重要石碑数通,其中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载“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碑文详细记述了筇竹寺建寺得名的传说。

天王殿两稍间墙上各做一镂空圆窗,窗内各嵌一金色犀牛,檐柱上一对楹联书“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演绎着这段传说故事。

经天王殿来到筇竹寺的主要院落。中轴线正中是大雄宝殿,两侧耳房分别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左右厢房下设客堂和经营部,天王殿两侧的倒座房为罗汉殿。

大雄宝殿

祖师殿、伽蓝殿

左右厢房

罗汉殿

大雄宝殿前设宽敞的月台,月台边缘栏板上的石雕瑞兽造型生动有趣。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之圣旨碑,阳刻汉文,阴刻蒙文,其上记载敕封本寺住持雄辩法师为“头和尚”,“官员军民应予护持”,并赐存《大藏经》等。

筇竹寺建立之初“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并不为人所重。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雄辩法师到筇竹寺讲经。雄辩法师(昆明人,俗姓李)乃大理国国师杨子云高足,后到中原学习禅宗佛法二十五年,先后拜四位高僧为师,元世祖忽必烈赐法号“洪镜”。自此筇竹寺名声大振,成为云南第一座佛教禅宗寺庙。

筇竹寺罗汉堂于清光绪年间进行大规模扩建,筇竹寺住持梦佛和尚邀请四川名匠黎广修及其弟子于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90年)历时七年,完成了震惊世人的五百罗汉塑像,分列于大雄宝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之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百罗汉塑像不仅尺度精确,符合解剖原理,且注重表现人物体态性格之特征与思想感情之变化,在空间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堪与唐代大雕塑家杨惠之作品相媲美,乃名闻海内外之艺术杰作。

从大雄宝殿侧面的夹道来到后面一进院落。

在此可见大雄宝殿后墙,正中设六扇木雕大门,两侧各有一圆窗,颇有点道教建筑的味道。

这一院落正中立一牌坊,上嵌“华藏世界”匾额。

之后为一座雄伟的二层楼阁,名为“华严阁”。

华严阁曾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斗拱建筑,内有清代文人钱南图书写的对联和黎广修的壁画,可惜1984年4月毁于意外火灾。1989年10月重修。重修后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檐下悬挂赵朴初先生所书“华严阁”巨匾。

院落两侧厢房

从两侧的夹道可至筇竹寺后院。

华严阁的后墙与大雄宝殿类似,后门两侧的圆窗做红色镶金的麒麟浮雕。

后院有一小楼,悬挂“观音阁”匾额,并不开放。

从后院通往后山的道路仍在维修,不能通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到筇竹寺,《滇游日记》载“后为僧茔,有三塔,皆元时者。三塔各有碑,犹可读。”据《新纂云南通志》编者考证,中塔为雄辩塔,左为玄坚塔,此两塔系元塔。雄辩塔右之塔系明景泰四年(1453年)黄龙庵主无相大师寂塔。

原路返回,日已西斜,残阳的余晖洒在大雄宝殿前两株古玉兰树上,偶见几只小猫懒洋洋的趴在树上小憩,心中不免一笑,莫非这猫儿也动了佛心?

从筇竹寺出来,在玉案山幽静的山路上俯瞰喧闹繁华的昆明市区。

不由感叹,这翠峰屏列、林壑幽深中的筇竹寺真可谓一片世外桃源、一方极乐净土!

遇见官渡 | 建在螺蛳壳上的千年古镇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直播cctv5_世界杯阿根 - sunj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top